English

帕乡沐雨春色深

1999-04-2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 通讯员 南桦、红柳 我有话说

春临边陲,新疆疏附县帕哈太克里乡维吾尔族乡亲与领袖之间的深情厚谊,成为远播天山南北的佳话。谈及此,乡亲们会异口同声地说,毛主席让我们翻身作主,邓小平让我们解决温饱,江泽民让我们致富奔小康,不跟共产党走,哪有今天的好日子!

在乡政府会议室,记者看到,墙正中悬挂着丝织的毛泽东巨幅画像,左边是毛泽东、江泽民亲笔签名的汉文回信,右边是维吾尔译文。对此,乡亲们视为珍宝,这里面蕴含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
帕哈太克里,维吾尔语意为“水鸟栖息地”。地处克孜河和台勒河之间,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。解放前,优越的水土光热资源没有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好运,贫困和饥饿像恶魔般缠绕着他们。1952年2月,这里来了土改工作组,翻身的农民每人分得了3亩耕田和房屋、耕牛和农具,从此日子像芝麻开花——节节高。他们从心眼里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,就请来了一个有文化的维吾尔族干部代笔,用维吾尔民歌形式,写了题为《致敬!毛泽东》的充满深情的长信。当年8月30日,乡亲们接到了毛主席的亲笔回信,信中说:“希望你们在爱国丰产的口号之下,更加团结,努力生产,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,并在这个基础上,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。”毛主席的信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翻身农民的心,把乡亲们的心与北京紧紧连在一起。

在新中国的怀抱里,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强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改革开放给这里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,这片热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乡亲们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,改变传统的水稻撒播种植模式,推广新技术,引进新品种,全乡1.68万亩水稻,亩产从132公斤提高到830公斤,到1989年粮食总产突破千万公斤,由此赢得“塞外米粮仓”的美誉。同时,农民们开动脑筋,把目光投向市场,发展二三产业,涌现出草席编织、酸奶制作、货物运输、良畜养殖等专业村,创办了皮鞋厂、面粉厂等。全乡人均收入达到800元,比土改时增长10倍。

帕乡沐雨春色深。1990年8月25日,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这里。他走村串户,嘘寒问暖,拉长叙短,与维吾尔族农民亲如一家。他语重心长地鼓励乡亲们,进一步搞好民族团结,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新科技的引进,进一步搞活经济,并叮嘱乡村干部要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。总书记的话使乡亲们豪情满怀,信心倍增。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,全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,人们激情难抑,于1993年8月30日隆重集会,一致通过了给江泽民总书记的信。信中说:“我们这里家家有存款,户户有余粮,95%的农户搬进了新居,95%的家庭有了电视机。毛主席当年的期望正在变成美好的现实。”不久,乡亲们便收到总书记热情洋溢的回信,信中勉励乡亲们增强民族团结,勇于开拓进取,加快经济发展,搞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,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
总书记的回信,激起欢腾的浪花,人们热泪盈眶,奔走相告,家家户户宛若喜庆节日。乡亲们牢记江泽民总书记的谆谆教诲,将智慧与勤劳融入建设美好家乡的事业中去,到1998年粮食总产达1400万公斤,人均粮食1050公斤,人均纯收入1331元。有21户农民购买了小轿车,12户农民有了运输大卡车,262户农民购买了农用机械及小四轮运输车,342户安装了程控电话。全乡柏油路通到农户家门口,户户住上了砖木结构的新房。这里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%。还建立了乡、村、组三级合作医疗网络。去年9月18日,在欢庆十五大胜利闭幕的日子里,全乡的党员们聚集在乡党委给党中央和江总书记写信,信中说,建国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,使我们认准了,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,就没有维吾尔族人民的今天。我们决心世世代代跟共产党走,子子孙孙维护民族团结,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,把可爱的家乡建设得更可爱,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总书记的厚爱。

帕哈太克里乡虽地处偏远,但维吾尔族乡亲们觉得与北京贴得很近,很紧!他们心里清楚,新疆发展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党中央的心,凝聚着党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关怀。在采访中,乡亲们眼含着激动的热泪说,真想请总书记再来看看!这朴实的话语中,蕴含着帕哈太克里乡维吾尔族农民的心愿,流露着他们对党的无限感激和热爱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